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③:抗战馆是如何加强抗战史和抗战精神等学术研究的? - 求是网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③:抗战馆是如何加强抗战史和抗战精神等学术研究的?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5-08-27 08:47:05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上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围绕如何加强抗战史和抗战精神等学术研究,《求是》杂志记者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加强抗战史和抗战精神的研究,是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基础性工作。请谈一下抗战馆是如何加强抗战史和抗战精神等学术研究的?

  抗战馆负责人:学术研究是博物馆纪念馆的立馆之本。抗日战争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北京地区现存200多处抗战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包括抗战时期政治、军事、文化机构活动遗址,抗战烈士牺牲地及纪念碑、亭、塔、墓,侵华日军罪行遗址、遗物,国际援华抗战人员活动遗址,名人故居、旧址,抗战标语、石刻等。

  近年来,我们注重统筹聚合首都地区史志、文博、档案、高校等研究力量,以伟大抗战精神研究为重点,落实好全面整理全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要求,努力做好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对整个北京地区抗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走访调查摸排,获取史料图片22563 张、视频62280 多分钟,形成较为完整的抗战文物史料体系。

  我们认真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抗战馆与北京市委老干部局联合推出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持续跟进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目前健在的抗战老战士开展口述史征集工作。目前已采访拍摄30位北京地区、15位河北地区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为留存珍贵的民族记忆贡献抗战馆力量。抗战馆还将继续抢救性记录一手抗战资料,并对已有资料进行整理出版,供更多人研究使用。

  2025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图为当日解放军官兵参观主题展览。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深入开展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抗战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抗日战争学术交流重要平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入选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全国抗战纪念馆联盟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文物征集、内涵挖掘、保护利用、以物证史等方面形成研究合力,发挥协同研究功能。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发展,助力红色资源挖掘利用和红色文化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出版“北平抗日斗争历史丛书”等,为抗战史学术交流、课题研究、展览展示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还完成了《台湾少数民族抗日斗争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抗日战争志·军事卷》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子项目。2023年9月,抗战馆创办《纪念馆研究》学术期刊,全力打造纪念馆研究交流、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平台。 

  记者: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刊记者专访文章《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人》

  (策划:许华卿 唐媛媛)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盼 审核 - 闫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