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的需求丰富多彩,有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和不断提高的过程,物质需求是这样,文化需求也是这样。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为民、文化利民、文化惠民的探索与实践。《求是》杂志2025年第16期刊发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惠民篇》,从七个方面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文化惠民的重要论述与实践探索。本期和您一起学习第三个方面:高度重视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文化事业更是如此。
2005年6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指出,浙江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多数文化活动场所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不少农村文化阵地存在缺设施、缺经费、缺人才、缺内容的情况,一些偏远农村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
图为2022年10月29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祯埠镇祯埠绿道“乡村日记”共富工坊前,游客们在欣赏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的木偶戏表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王宇/摄
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点要放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放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他要求“更多地考虑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向,还是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都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努力使农村的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
2007年,浙江推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提出了规定性的要求。“十一五”期末,全省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逐步建起覆盖浙江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能力。
更多内容,详见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惠民篇》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